<
y7h9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圆(双重生) > 第446章
    因家族获罪,同样被流放到那里的女人,早已没了贞洁。

    而在傅元晋的示意下,她有一年的苦熬,否则在遭遇那些时,定然会去寻死。

    那一年,在无数个傍晚,在冰凉的河水里洗完衣服,直不起腰,还饿的头昏眼花。

    深夜,躺在木板床上的冷被中,连翻个身都要倒吸一口凉气。浑身都疼,疼地整个人都在打颤。

    角落的缝隙里,还有老鼠啃咬门的咯吱声。

    黑黢黢的夜里,她无数次地想死了算了,去见爹娘。

    卫虞、卫朝、卫锦卫若,这几个孩子,和她有什么干系。

    姨母的嘱咐,她也一点都不想背负。

    但有一次,借着腹痛的缘由返回那个逼仄的住处,将麻绳甩上房梁的横木,她踩在椅子上,坚定地将脖子套进去。

    只要套牢了,再一下蹬开椅子。

    她就可以去见爹娘了,不用再在这个世上受苦。

    但最后,她没有死去。

    她颤颤巍巍地将麻绳放下,抖地牙齿都在磕绊,然后近乎踉跄地摔下了椅子。

    她怕死啊,怕死……

    那天秋日的傍晚,她重新回到河边,躬身弯腰,去洗那堆剩下的脏臭衣裳。

    她回去的太久了,耽搁了做活。

    月亮刚升起来,卫虞和卫锦,都在帮她清洗。

    卫锦搓不动那些大的外衣,便去拣单薄的裤洗。

    卫虞蹲着,一边擦额上的汗捶打衣服,一边问她:“三嫂,你肚子好些了吗?”

    她笑着点头道:“好多了,没事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她终于下定决心去找傅元晋。

    她知道这一年来,若是没有他庇护的意思,她兴许真地会去死。

    她也知道,自己不过是他泄.欲的玩物罢了。

    甚至在他的逼迫下,要她去碰那个丑陋的东西,从最初的恶心,到后来的适应,她都习惯了。

    她忍了下来,夜复一夜地被折弯曲里,她慢慢从中得到了爽快。

    男人多的是去嫖.妓。

    她也说服自己,如此去看待与傅元晋的欢好。

    她不是失去欲.望的女人,亦被他挑高了渴望。

    不必去克制,况且他也喜欢她放.浪的样子。

    年复一年,其实床围之间,她并不会多么难受了。

    更甚在一场场的云雨里,她渐渐摸明白了傅元晋这个人。

    她知道了,该如何让这个男人的心,彻底放在她的身上。

    只是她没有料到,他会想要娶她。

    那一晚,酣畅淋漓之后,他从后搂住她,是那样说的。

    “曦珠,给我生个孩子吧,我娶你。”

    他说,等她生下孩子,写入傅氏的族谱。到时候,她冠了他的夫姓,有了名分,便能真正地跟随他。

    说这句话时,他的手在她的腹部,温柔地抚摸着,笑道:“说不定今晚,这里便会有我的孩子了。”

    与傅元晋在一起的那些年,曦珠有没有动摇过呢?

    是有的。

    她无比清楚,傅元晋对她的上心。

    有时候深夜里,躺在这个男人怀里时,她想,就这样吧。

    这一生就这样过吧,实在太累了,她不想再挣扎了* 。

    但傅元晋的这句话,打破了她的想法:她不想她孩子的父亲,会是这样一个人。

    至于名分,从被许执退婚起,她就被人议论了,哪怕是公府的丫鬟小厮。

    纵使蓉娘是爱她的,也会唉声叹气。

    现在的她,更以卫陵未亡人的身份,被人暗议嘲笑。

    从她来找傅元晋的那一晚开始,她早已不在乎。

    曦珠转过身,只是弯眼笑望他,而后挨着他的胸膛睡去。

    自始至终,她没有说一个字。

    孩子,名分。实在太可笑了。

    倘若更后来,她没有发现那封通寇的书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傅元晋要走了,要走出两人共处八年的屋子。

    他原以为重逢后,只要柳曦珠服软地,说还认他这个夫君,那些欺骗的事便既往不咎。

    毕竟他是她的丈夫,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原谅的。

    纵使她与卫陵真地苟合,他都能忍下。

    他不想再失去她了。

    但是,见到的只是一副陌生的面孔,和听到锋利冰冷的话语。

    他一时没办法接受这样子的她。

    太过机敏,堵住了他所有的话。

    他得好好想想,好好想想……

    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看到她了。

    但在要推开门时,被猛地拉住袖子。

    “傅元晋,让我回去!”

    “你是怎么让我来的,就怎么让我回去!”

    身后,是她急迫的嗓音。

    傅元晋回头,几乎是吼出来,恶狠狠地道:“不可能,你就给我待在这处,哪里都不许去!”

    他好不容易让她回到他的身边,不可能放她离开。

    “我们就这样过一辈子,你只能被我一个人看见!”

    他要去找王壁,让她永远留在这里!

    愤怒如潮水一般涌出喉咙,曦珠拉拽着他,嘶喊出来:“我已有更好的人生,为何要与你在这里蹉跎!”